【5月1日起 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!】普职分流是什么意思呢?所谓普职分流,就是中考过后,一部分人上普通高中,一部分人上职业中专,中考和高考不一样,一旦中考没有考上高中,将没有机会再复读,这是十分残酷的,导致一些后知后觉的学生,等他们体会到读书的重要性,已经来不及了,没有机会再考高中。
取消普职分流是个重大消息,普职分流是什么意思,普职分流又是从哪一年开始的呢,国家为什么要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,普职分流对学生有什么影响呢?普职分流的弊端很明显。职业教育法将自5月1日起施行。这是该法实施25年来首次“大修”。修订后的新法将让众多今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受益,因为职业教育法在招生考试制度、高等教育体制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: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,这让更多人可以升入普通高中,减轻义务教育“内卷”;明确本科职业教育,高考后填报志愿的选择将更多;写入本科以上层次职业教育,有助于培养更高技能人才。
从“分流”到“协调发展”,重新定义“普职分流”。
近日,新修订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》(以下简称《职教法》)经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,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。
这是该法自1996年颁布施行以来的首次大修,内容从五章四十条完善至八章六十九条。
新修订的《职教法》首次明确,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。备受关注的初中毕业后“普职分流”话题,也得到了回应。
从“分流”到“协调发展”
从“分流”到“协调发展”几字之改格外有深意。 《民生周刊》记者注意到,1996年颁布实施的职业教育法规定,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,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。 此后,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》曾明确提到“要将应届初中毕业生有序分流到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,原则上要按50%的比例引导应届初中毕业生向中等职业学校分流。” 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》也提到“职普比例较低的地区要重点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资源,要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。” 在2021年的《职教法》修订草案中,对“普职分流”给出了明确的规划: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,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,建立、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,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、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。 而最终版本中,修改为“国家优化教育结构,科学配置教育资源,在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、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。” 从“分流”到“协调”,几字之差可以看到,强制的意味越来越弱。
饱受争议的“职普分流”到底将如何?
会彻底取消吗?
业界专家认为,对于职普比例,今后不能“一刀切”了。修订后的《职教法》强调职业教育的发展“因地制宜”,不同区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政策,东部和西部、城市和乡村在职业教育政策方面可以大不一样,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,要有自己的创新特色。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,修订后的《职教法》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,是指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,让职业教育的发展跟普通教育的差别减少。但并不是不分流,因为在招生环节客观存在分流。 对于一个地方来说,职业教育发展得好不好,在当地有没有认可度,学生是否愿意上职业学校,企业是否愿意招聘职校学生,毕业的学生发展得好不好,这才是更关键的问题。所以今后各个地方都会想办法回避强制分流,不到迫不得已不会强制分流。
普职分流的弊端:
如果中考之后按照1:1的比例进行分流,有一百个人报名,那么最终有五十个人可以上中学(普通高中或者民办高中),而另外五十个人则被“分流”,通常面对两种选择:第一、进入中等职业学校,如前面说的中专、技校等;第二,提前进入社会工作。这样强制性的中考“普职分流“,有四个弊端:
1) 限制了学生未来的可能性和空间,不利于职业生涯的发展和再就业;
2) 加剧了考试压力和教育的进一步内卷;
3) 过早分流和评价,容易导致晚熟的孩子遭遇错误的评判;
4) 生活方面,不利于适应复杂社会。
1)限制了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
有人预测,未来二十年里会有大量工作被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取代或部分取代,几乎所有工作都会受到智能化的影响。比如,司机这个职业未来很可能会被自动驾驶取代。在携程的服务中心,越来越多简单的服务请求由聊天机器人自动完成,需要人工处理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。
普职分流对中考残酷的一刀切成为历史 国家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意味着什么。其实让一部分学生能有机会考高中,上大学,这是十分重要的,能体现社会公平。